旅行者1号的具体资料以及都借助哪些行星进行了加速
组织: 美国太空总署
发射日期: 1977年9月5日
运载火箭: 泰坦三号E半人马座火箭
NSSDC ID: 1977-084A
网页: 美国太空总署“旅行者号”网站
质量: 721.9 kg
能源: 420 W 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06年仍然正常运作。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第一艘太空船提供了其卫星的高解像清晰照片。现时,它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它的飞行速度比现时任何人造太空船都较快一点,使较它迟一个月发射的姊妹船旅行者2号永远都不会超越它,即使在地球以比两艘太空船要高的发射速度送上太空的新视野号也如是。它的一生里曾受惠于几次的引力加速。旅行者1号现时已经进入太阳系最外层边界,并即将飞出太阳系,目前处于太阳影响范围与星际介质之间,距离太阳140亿公里(90天文单位或87亿英里)。 加速应该依靠其掠过的各个行星的引力吧(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
旅行者1号在旅途中为什么不会被流星砸到,还有不会被别的星球吸引住吗?
所谓流星,是进入太阳系的彗星的碎片,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高速摩擦大气产生了明亮的亮光。宇宙空间太大了,像旅行者这么小的航天器很难撞上彗星。旅行者航天器在飞离太阳系时,可以借助木星等行星的引力加速,在离开太阳系后,进入别的星系的范围,最终会被别的星球吸引,最终坠落到别的星球上。
旅行者1号在旅途中为什么不会被流星砸到,还有不会被
所谓流星,是进入太阳系的彗星的碎片,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高速摩擦大气产生了明亮的亮光。宇宙空间太大了,像旅行者这么小的航天器很难撞上彗星。旅行者航天器在飞离太阳系时,可以借助木星等行星的引力加速,在离开太阳系后,进入别的星系的范围,最终会被别的星球吸引,最终坠落到别的星球上。
旅行者1号是怎样摆脱引力飞出太阳系的
旅行者1号(英语: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12年6月仍然正常运作.旅行者1号现时已经进入太阳系最外层边界,目前处于太阳影响范围与星际介质之间.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2013年9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确认,“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到达太阳系外各恒星之间空旷的恒星际空间超过一年时间.它是利用大行星的引力几次加速的.
就是在接近木星时,木星的引力使其加速,但它是侧向接近的,于是,在靠近木星时,它不会被木星吸引过去,而是擦身而过,被木星的引力甩出去.然后,它又以精确的轨道接近了土星,在被又一次加速后,它的速度达到了17 km/s,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成为人类制造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
目前它携带的大部分科学仪器仍在工作.预计可以工作到2020年左右.
旅行者1号(英语: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12年6月仍然正常运作.旅行者1号现时已经进入太阳系最外层边界,目前处于太阳影响范围与星际介质之间.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2013年9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确认,“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到达太阳系外各恒星之间空旷的恒星际空间超过一年时间.它是利用大行星的引力几次加速的.
就是在接近木星时,木星的引力使其加速,但它是侧向接近的,于是,在靠近木星时,它不会被木星吸引过去,而是擦身而过,被木星的引力甩出去.然后,它又以精确的轨道接近了土星,在被又一次加速后,它的速度达到了17 km/s,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成为人类制造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
目前它携带的大部分科学仪器仍在工作.预计可以工作到2020年左右.
41年飞行217亿公里,旅行者一号究竟用什么做动力?
飞船在进入太空之后,逐渐靠近某个星球,借助它的引力将自己像链球一样远远地抛出去,这样不花一分钱就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加速度。如果一次借力速度还不够,那就再借第二次、第三次——这被称为引力弹弓效应。当然,除了借助引力弹弓之外,探测器本身还得有能量进行变轨和姿态调整。旅行者一号和二号都配备了用钚-238做燃料的同位素热电机。
当时科学家并没有打算让两个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只制定了探索土星和木星的“小目标”。受载荷限制,执行发射任务的泰坦Ⅲ型火箭给它们留的燃料只够飞到木星。好在两位旅行者不负众望,成功飞掠木星,借助木星的引力,它们的速度由10公里/秒提升至25公里/秒,远远超过第三宇宙速度,飞掠土星之后速度更是达到惊人的45公里/秒。
在第一次获得的力不足以带动飞行器时,旅行者一号便会进行第二、甚至第三次的实验,直到行星提供足够的力将自己抛离为止,并且,根据“弹弓效应”,旅行者一号每一次获得的力都会得到递增,因此,人们不用担心它会停止飞行。这种神奇的元素不仅不会污染环境,它的半衰期至少持续88年以上,旅行者一号只需要装备几公斤这种元素便能实现长途飞行,而科学家预计,旅行者一号将在未来的2025年才会完全停止作业。
就有迹象表明,“旅行者1号”已在之前某个时刻抵达了太阳系边缘的“过渡区”,这个过渡区就是太阳系与星际空间最后的交界处。“旅行者1号”已抵达边界处,也就是说,它将很快进入星际空间了。科学家预计,直到2020年为止,旅行者一号仍有足够的能源支持星际飞行,并且可以和地球保持联络,但在2025年之后,旅行者一号就会彻底和地球失去联系,并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测器”
旅行者1号飞离木星时需要推进器吗
不需要,利用的是引力加速原理。
引力加速:从天体的后面(这个前后的概念是指行星在轨道上运转的方向为前)追上它,在飞临的同时获得引力加速。
通常被用在探测太阳系外侧天体的探测器上,例如 Cassini-Huygens(卡西尼-惠更斯 探测器)、还有著名的 Voyager 1 / 2(旅行者 1 号和 2 号)等等。因为从地球飞向外侧行星时(例如木星和土星)需要克服太阳的引力,所以通常要利用外行星的引力来加速,尤其是木星。
旅行者一号曾莫名其妙减速,NASA宣称有神秘力量导引,这一说法有何依据呢?
旅行者1号是人类向太空深处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它带有大量关于地球知识的存储设备,其中包含了所有人类的语言、动物的叫声,代表性的音乐以及地球气候变化时产生的各种声音。它作为地球人向太空探索的信使,终极目标便是让我们早日的发现在我们身边到底有没有其他生命与文明存在。
旅行者1号从1977年发射到今天已经整整过去了40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的旅行者1号科研小组中骨干力量都已经从青年步入老年,在哈勃望远镜发射之前我们对于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最直观发现就是依靠旅行者1号,它在路过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匆匆略过冥王星时,都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画面,为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近几年科研小组发现,旅行者1号有可能遭受到某种太阳系边缘神秘力量的干扰,因为它被人为减速了。虽然NASA小组经过数次努力企图查明原因,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找到可以解释这种异常行为的可能。最悲观的看法是旅行者1号恐怕永远也无法飞离太阳系了,虽然目前没有找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它减速,但通过运行轨迹我们得知旅行者1号目前已经被太阳引力所拉回,在一个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椭圆形轨道上缓慢的飞行着,就像溜溜球一样,当年它利用各个天体之间的引力进行弹射,但今天它还是被太阳系强大的引力所拖拽。
可能有的朋友之前认为一旦超过冥王星,那不就是飞出太阳系了嘛?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这个恒星系的边界远远超过冥王星,可以说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它还没有走完呢,之前人们所理解的旅行者1号马上要进入星际空间也是因为资料翻译的原因导致错误的判断。
虽然旅行者1号不能继续向前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但是在使命即将终结的最后一刻,它被莫名减速行为也让我们了解到,也许人类之前所认为的某些知识并不能完全解释太阳系的真实情况,太阳系的深空地带很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能量,比如暗物质组成的重力场,或者质量极小的黑洞亦或是某种系内文明捕获了旅行者1号。
旅行者一号为何被“降速”,太阳系边缘是否存在着神秘力量?
旅行者一号为什么被莫名其妙的“降速”。事实的确如此,在旅行者一号的旅途中,人类利用土星和木星等的引力弹弓做过加速,但很奇怪,看似空无一物的太空之中,应该毫无阻力保持惯性匀速飞行,但不知道为何,它的速度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其实,原因很简单,即便它已经距离太阳如此之远,但太阳的引力,仍然像如来佛祖的手掌一样,在不断地减缓它的速度。所以,旅行者一号和二号能否飞出太阳系,还是个问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当它真正飞离太阳系的时候,人类早已经把它忘记了。
旅行者一号在1977年9月5日升空,到现在已经出走了41年,距离地球216亿公里,相当于从太阳到地球的72个来回。 曾经有消息说,旅行者一号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航天器,这其实是个误传。
其实真相是它已经脱离了太阳风的影响了,但这距离飞出太阳系,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太阳系的边缘的准确判定是奥尔特星云,这片暗星云包裹着整个太阳系,半径1光年,如果真飞过了奥尔特星云,那就是真正离开太阳系了。
过去41年,旅行者一号就飞了0.00228光年,飞跃奥尔特星云,你算算吧!照旅行者一号现在的速度,再飞2万年差不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租号平台 » 旅行者一号借木星引力